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的距离d和两板正对面积S都可以调节,电容器两板一直与电池相连,用Q表示电容器的电荷量,则( )
A.当d增大、S不变时,Q减小 | B.当S增大、d不变时,Q不变 |
C.当d减小、S增大时,Q增大 | D.当S减小、d减小时,Q不变 |
带电+q小球位于贴近带电平行板上极板位置时具有的电势能是ε,取下极板电势为零。现将在上极板位置的中性球一分为二成AB两部分,分别带电为+q、-q。将B缓慢移动到贴近下极板位置,(不计AB间的库伦力、重力)则:
A.外力需做功ε; |
B.外力需做功2ε; |
C.B部分在下极板时具有的电势能是ε; |
D.AB两部分增加的电势能为2ε。 |
如图所示,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C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其中甲从圆心A出发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底端在D点的该圆的一根弦轨道从弦的上端开始自由下滑,丙从圆弧轨道上很靠近D的某一位置开始沿圆弧自由下滑。三小球的初速度都是零,忽略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B.甲球最先到达D点,丙球最后到达D点
C.丙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D.甲球最先到达D点,但无法判断哪个最后到达D点
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 Ω,R2=120 Ω,R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 |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
竖直面内固定一个内部光滑的圆管,管的半径为r,管内有个直径和管的内径相差不多的小球(可看成质点),质量为m,在管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对管壁的压力大小为3mg,则小球在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A.![]() |
B.![]() |
C.![]() |
D.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 |
B.α,β,γ射线比较,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弱 |
C.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 |
D.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
E.由玻尔的原子模型可以推知,氢原子处于激发态,量子数越大,核外电子动能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