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分生区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5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c时期(右上方图)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0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操作程序应是
A.(1)×(3);左上方 | B.(2)×(3);右上方 |
C.(2![]() |
D.(1)×(3);右下方 |
玉米的某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但是携带基因B的个体外显率为75%(即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现将两种表现型不同的玉米相互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两亲本一定有杂合子 |
B.F1中一定有杂合子 |
C.Bb的个体自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5:3 |
D.Bb的个体自由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5:3 |
下列生物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名称 |
选用试剂或材料的作用 |
A |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
可选用发菜为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 |
B |
观察DNA 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盐酸的作用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色体分离 |
C |
观察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可选用斐林试剂用于鉴定还原糖的生成 |
D |
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 |
可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进行染色 |
为研究不同植物激素间关系,有人将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的培养液中培养12小时和24小时后,测定幼苗切段中生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A.乙烯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而影响幼苗切段生长 |
B.乙烯能促进生物素在黄花豌豆幼苗切段内极性运输 |
C.培养时间越长,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 |
D.ACC浓度越大,乙烯促进黄花豌豆幼苗切段生长越明显 |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一般来说突变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per基因不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
B.①过程的产物可直接作为②过程的模板 |
C.核糖体在图中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 |
D.③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的调节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