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已知CO2(g)+H2(g)
CO(g)+H2O(g)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如下表:
| t/℃ |
700 |
800 |
850 |
1 000 |
1 200 |
| K |
2.6 |
1.7 |
1.0 |
0.9 |
0.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正向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
(2)若达平衡后降温,则平衡向________移动,CO2转化率________,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850℃发生上述反应,以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中,其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_______(选填A、B、C、D、E)
| |
A |
B |
C |
D |
E |
| n(CO2) |
3 |
1 |
0 |
1 |
1 |
| n(H2) |
2 |
1 |
0 |
1 |
2 |
| n(CO) |
1 |
2 |
3 |
0.5 |
3 |
| n(H2O) |
5 |
2 |
3 |
2 |
1 |
(4)在850℃时,可逆反应:CO2(g)+H2(g)
CO(g)+H2O(g),在该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
如下:
| 时间/min |
CO2 (mol/L) |
H2 (mol/L) |
CO (mol/L) |
H2O (mol/L) |
| 0 |
0.200 |
0.300 |
0 |
0 |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 3 |
c1 |
c2 |
c3 |
c3 |
| 4 |
c1 |
c2 |
c3 |
c3 |
则3 min~4 min平衡后c3=______________,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Q所处的周期序数是其主族序数的一半,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_____________。
⑵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⑶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已知四种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
、
、
、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用推断出的元素符号表示)
①M、N、R、W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M、N、R、W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③
、
、
、
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0.5mol 的Y元素的离子得到6.02×1023个电子被还原成中性原子,0.4gY的氧化物恰好与100ml 0.2mol .L-1 的盐酸完全反应,Y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写出:
(1)Y的名称为,它在周期表的位置为
(2)Y的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如图所示为短周期的一部分,如果B原子和C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A的4倍,则B为(填元素符号)____________,
画出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
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A的氢化物分子的形成过程: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A>B>C,且A、B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3C2,据此填空:
(1)A的元素名称为,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B和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分别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