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B.冰棒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
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 D.积雪融化是熔化现象 |
图甲所示是小明的调光灯电路图,他将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通过滑片P连入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最左端A滑到最右端B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电阻丝AB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丝AB的阻值为6Ω |
B.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1.5W |
C.电路中的最大功率是6W |
D.滑片P从最左端A滑到最右端B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大 |
下列估测中,与实际偏差较大的是
A.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1J |
B.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30m/s |
C.500W家用电熨斗工作电流约为2.3A |
D.人体正常温度约为36.5℃ |
平常我们吃熟鸡蛋时,发现被蛋白包围的蛋黄是圆球形的,那么生鸡蛋的蛋黄形状是否也是球形的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取一只鸡蛋磕破倒入玻璃茶杯中从正面观察蛋黄形状,然后多次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
B.先在玻璃茶杯中放半杯蛋清,然后一次取多只鸡蛋磕破倒入杯中,从上面观察各只蛋黄形状,得出结论 |
C.先在玻璃茶杯中放半杯蛋清,再取一只鸡蛋磕破倒入杯中,从正面观察蛋黄形状,然后多次重复得出结论 |
D.先在玻璃茶杯中放半杯蛋清,再取一只鸡蛋磕破倒入杯中,从上面观察蛋黄形状,然后多次重复得出结论 |
通常情况下,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一些看得到的宏观现象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在学习分子运动的理论时,我们通过研究墨水在冷、热水中扩散的快慢可以知道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这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转换法”的是
A.研究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时,保证物体的质量一定 |
B.研究电流时,将电流比做水流 |
C.将撬棒抽象为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
D.通过观察电磁铁是否吸引大头针,来判断电磁铁有无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