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 像.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
(3)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还有哪些乐器的发声原理与竹笛相似?请你举出一例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广口瓶内放一个音乐芯片,在瓶口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
(1)此时,你能听到音乐声吗?答:______.
(2)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的音乐声有什么变化?答:____________.
(3)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答:_________.
小明是一个很爱动脑子的学生,有一次,他妈妈带他去了教堂做礼拜,教堂里挂了一个很大的钟,小明看到这个钟是靠下面的摆摆动来计时的.回去问老师摆动的物体为什么可以计时,老师告诉他同一个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同的,这是单摆的等时性.小明猜想,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单摆的摆长l,偏离中心位置的夹角θ,及摆球的质量m有关,于是小明做了分别改变单摆的摆长、偏离中心位置夹角、摆球的质量的摆动实验,并测出了各种情况下的单摆来回摆动一次(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
(1)根据下表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2)单摆的等时性在什么地方有应用?
(3)机械摆钟走时太快,应怎样调节摆长? (如图2-10)
表1θ=4ºm =10g表2l=1m m=10g表3θ=4ºl =1m
球质量(g) |
5 |
10 |
15 |
20 |
周期(s) |
2 |
2 |
2 |
2 |
摆角 |
1° |
2° |
3° |
4° |
周期(s) |
2 |
2 |
2 |
2 |
摆长(m) |
0.5 |
1 |
1.5 |
2 |
周期(s) |
1.4 |
2 |
2.4 |
2.8 |
.(1)用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时,天平右盘的砝码数及游码示数如图2-3甲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g.
(2)如图2-3乙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一铜管的外径的示意图,此铜管外径是_____cm.
(3)为了防控“非典”疫情,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回校前要自测体温,如图2-3丙所示是某学生一次自测体温的示数,则该学生的体温是______℃;此体温计的测温范围是35℃至______℃.
某校探索式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蚯蚓在粗糙面上爬得快,还是在光滑面上爬得快,他们用同一条蚯蚓在相同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分别让他们在不同的表面上爬行.为了比较蚯蚓在不同的表面上爬行的快慢,必须算出蚯蚓爬行的_______.为了准确测出爬行的路程,在确定蚯蚓爬行的起点和终点时,他们应选用蚯蚓的______(填“头部”或“尾部”)作为观察蚯蚓的对象,因蚯蚓爬行的路线是弯曲的,为了测出爬行的路程,除了用棉线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