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2B(g)C(g)+3D(g)ΔH<0。现将2molA和2molB充入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molC和6mol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的体积为2V(如图所示),保持反应过程中两容器的温度与起始时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相等 |
B.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两容器内压强不相等 |
C.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和2molB,平衡后甲中物质C的浓度不变 |
D.向乙容器中再充入2molC和6molD,平衡后乙中物质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 )
A.炭具有强还原性,常用于冶炼镁、钠等金属 |
B.铝的金属性较强,可用作飞机、火箭的结构材料 |
C.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洗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
现有H2SO4、Ba(OH)2、Na2CO3和氯水4种溶液,有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图中每条线段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M一定是Ba(OH)2 | B.Y可能是氯水 |
C.X一定是Na2CO3溶液 | D.Z可能是H2SO4 |
5种常见物质X、Y、Z、E、F均含有同一元素M,已知Y是单质,Z是NO(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X可能是一种氢化物 |
B.M可能是金属 |
C.E是一种有色气体 |
D.X→Y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
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
C.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含有大量的游离态的硅,纯净的硅晶体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
B.Si、P、S、Cl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
C.工业上通常用电解钠、铁、铜对应的氯化物制得这3种金属单质 |
D.金属铝、铁、铜都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表面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