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ⅤA族,其价态为+3价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 加入溶液 |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
②过量的双氧水 |
③适量KI淀粉溶液 |
| 实验现象 |
溶液呈紫红色 |
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
溶液变成蓝色 |
关于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I2、H2O2、KMnO4、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
C.NaBiO3、KMnO4、H2O2、I2 D.KMnO4、NaBiO3、I2、H2O2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食醋、食用油均可用作食品添加剂,都属于有机物 |
| B.碳酸钡、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均可作为抗酸药物使用 |
| C.工业生产玻璃和水泥,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
| D.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供应危机的方法之一,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左边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
金属活动性:Al>Fe>Cu |
| B |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I2 |
| C |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
溶解性:AgCl<AgBr<Ag2S |
| D |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
非金属性:Cl>C>Si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二:铜铝混合物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A.溶液A和溶液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
| 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大 |
| C.方案一可能产生氢气,方案二可能剩余铜 |
| D.实验室中方案二更便于实施 |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甲装置电解精炼铝 |
| B.乙装置制备Fe(OH)2 |
| C.丙装置可得到金属铁 |
| D.丁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的描述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 A.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先变蓝后变白,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 |
| B.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说明HClO酸性比H2SO4强 |
| C.FeCl3溶液可以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说明Fe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u |
| D.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