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小聪“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活动过程:
(1)他用电压表测出3次AB、BC、AC两端的电压值分别为2V、2V、4V,于是分析数据把课本上的规律补充了这样一句话: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也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2)实验过程中小聪不小心把一个灯泡的玻璃碰碎了,这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没坏的灯泡变亮了,而坏的那个不亮了。对于上述的现象请你写出一个
猜想: 。
(3)请你帮小聪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小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他把物体用垂直于竖直墙壁的力F压压紧在墙壁上,同时用竖直向上的力F匀速拉动物体向上运动,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F压来改变物体与墙壁之间压力的大小。经过多次实验测量F压、F,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 F压/N |
1 |
2 |
3 |
4 |
5 |
| F/N |
1 |
1.2 |
1.4 |
1.6 |
1.8 |

(1)实验中,拉力 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Ff。
(2)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定性关系是:
(3)在图中画出F与F压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物体重力大小为N。
小红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时,连接的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0V,额定功率小于1W。
(1)小红连接的电路图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中用“×”标出这根错接的导线,并画出正确的连接导线(不能与其他导线交叉)。
(2)小红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读数,但小灯泡不亮,检查发现所有电学元件均完好,请你判断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3)调整好电路之后,再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7V,则小红的下一步操作应该是:。
(4)如果测得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两只灯泡串联接在4V 的电源上,则此时每只灯泡的电阻为Ω,每只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
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安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cm。 
(2)如图乙所示,把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当把发光物体放在光具座上15cm位置时,移动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3)当把发光物体放在光具座上45cm位置时,移动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将发光物体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1cm,则所成像的大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小全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该错误是
(2)B、C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则分析图像可知:当时的大气压(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 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
A.凸透镜 B.凹透镜
(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