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
C.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 |
D.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 |
已知番茄的高茎(Y)对矮茎(y)为显性,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甲、乙两株番茄杂交,杂交后代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则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A.YyRr、YyRr | B.Yyrr、yyRr |
C.YyRr、yyRr | D.Yyrr、YyRr |
用红果番茄(RR)作父本,黄果番茄(rr)作母本进行杂交,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所结番茄全为黄果,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 ②杂交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Rrr,含三个染色体组 ③由杂交种子长成的植株上结的全是红果 ④杂交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Rr,种皮的基因型为rr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规律,下列不属于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A.合理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
B.正确地判断出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
C.恰当地运用了统计学方法 |
D.巧妙地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同一株水毛茛生长在水中的叶呈丝状,生长在水面的叶呈扁平状,这种性状的不同说明了()
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环境因素控制 |
B.环境因素引起了基因重组 |
C.环境因素引起了性状分离 |
D.这种性状的不同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
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A.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
B.没有两个感兴趣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
D.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显示所有感兴趣的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