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MnO2与浓HCl反应制Cl2,若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镁粉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和②处 |
B.只有②处 |
C.只有①、②和③处 |
D.①、②、③、④处 |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2NO2 N2O4在一定体积中达平衡的标志是( )
A.混合气颜色不随时间的变化 |
B.数值上v(NO2生成)=2v(N2O4消耗) |
C.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 |
D.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由N2气体生成1mol气态N4的△H为( )
A.+882kJ·mol-1 | B.+441kJ·mol-1 | C.-882kJ·mol-1 | D.-441kJ·mol-1 |
下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
B.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
D.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
Cu2O 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
C.铜电极直接流电源的负极 |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 Cu2O生成 |
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aq) +![]() ![]() ![]() ![]() ![]() ![]() |
B.KOH(aq)+![]() ![]() ![]() ![]() ![]() ![]() ![]() |
C.C8H18(l)+ ![]() ![]() ![]() ![]() ![]() ![]() |
D.2C8H18(g)+25O![]()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