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底处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L | B.小于10ml | C.等于10mL | D.无法确定 |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
A.物理性质 | B.物理变化 | C.化学性质 | D.化学变化 |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 B.凿壁偷光 | C.火烧赤壁 | D.铁杵磨成针 |
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
A.严谨的科学态度 | B.科学的实验方法 |
C.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 D.偶然的巧合 |
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镁条能燃烧 | B.氮气在通常状况下没有颜色 |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