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11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如图所示各实验中,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的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是 U形管压强计 ,它的用途是 测量液体的压强 ,它的原理是金属盒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中液面的 高度差 也越大.
(2)由甲图中所示的实验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同一液体中,同一深度朝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3)由乙图中所示的实验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同一液体中,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
(4)由丙图中所示的实验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
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甲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的是(a) ;(b) .
(2)乙同学操作正确,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0克后,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毫升,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克,由此可算出该盐水的密度为 千克/米3.
小明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有何特点”,就自制了学具.如图他分别将2个塑料“可口可乐”饮料瓶的底部和侧壁上开一个圆孔,用胶水将一块橡皮膜粘贴在圆孔上,并将水倒入瓶内,观察到2个瓶子的橡皮膜都向外凸.
(1)甲图说明了液体对 有压强.
(2)乙图说明了液体对 有压强.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 ,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 ,计算公式是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