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 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 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g="10m/s2" )( )
| A.150 m | B.75 m |
| C.15 m | D.7.5 m |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v-t图线,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线b表示竖直分运动的v-t图线 |
| B.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 |
C.t1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的正切为![]() |
| D.2t1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 |
飞机现已广泛应用于突发性灾难的救援工作,如图所示为救助飞行队将一名在海上身受重伤、生命垂危的渔民接到岸上的情景。为了达到最快速的救援效果,飞机一边从静止匀加速收拢缆绳提升伤员,将伤员接进机舱,一边沿着水平方向匀速飞向岸边。则伤员的运动轨迹是()
如图所示,“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凌晨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若已知飞船绕地球的运行周期T、地球半径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万有引力恒量G,根据以上信息不能求出的量是()
| A.飞船所在轨道的重力加速度 | B.飞船的质量 |
| C.飞船所受的万有引力 | D.飞船的轨道半径 |
如图所示,ABCD是一段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 AB段与水平面成α角,CD段与水平面成β角,其中BC段水平,且其长度大于L。现有两小球P、Q,质量分别是2m、m,用一长为L的轻质直杆连结,将P、Q由静止从高H处释放,在轨道转折处用光滑小圆弧连接,不考虑两小球在轨道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小球P滑上CD轨道的最大高度h为()
| A.h=H |
B.![]() |
| C.h=H-Lsinβ |
D.![]() |
如图所示,两个3/4竖直圆弧轨道固定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半径R相同,左侧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右侧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均可视为光滑。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A和B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A和h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使小球A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5R/2 |
| B.若使小球B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5R/2 |
| C.适当调整hA,可使A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
| D.适当调整hB,可使B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