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 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 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g="10m/s2" )( )
A.150 m | B.75 m |
C.15 m | D.7.5 m |
下图中的几种家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最接近5A的是()
许多同学都看过杂技演员表演的“水流星”节目,演员将一根细绳系着盛水的杯子,让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水不从杯里洒出,甚至当杯子运动到最高点时,已经杯口朝下,水也不会从杯子里洒出来。则在演员停止用力转绳时,下列关于其中的一只杯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受平衡力作用 | B.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
C.机械能不变 | D.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
如图所示,某小车司机在行驶途中遇到小狗突然刹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刹车时,小车没有惯性 |
B.刹车后,小车的动能增加 |
C.刹车后,小车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
D.以小车为参照物,小狗是运动的 |
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很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A.质点 | B.力的合成 | C.自由落体运动 | D.点电荷 |
把一根长直导线平行地放在如图所示磁针的正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 | B.爱因斯坦 | C.牛顿 | D.伽利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