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代表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
B.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1.5 NA |
C.1 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M | B.X>Y>Z>M | C.M>Z>X>Y | D.X>Z>M>Y |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
C.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极被还原 |
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 |
常温下,在1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Na+)+c(H+)=c(CO32-)+c(HCO3-)+c(OH-) |
B.当溶液的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 mL |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a+ |
D.在A点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c(H+)>c(OH-) |
相同温度下,容积相同的甲、乙、丙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SO2(g)+O2(g)2SO3(g);
。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容器 |
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SO2 |
O2 |
SO3 |
Ar |
||
甲 |
2 |
1 |
0 |
0 |
放出热量:Q1 |
乙 |
1.8 |
0.9 |
0.2 |
0 |
放出热量:Q2 |
丙 |
1.8 |
0.9 |
0.2 |
0.1 |
放出热量:Q3 |
A.若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SO3(s)的反应热为△H1,则△H1<-197 kJ·mol-1
B.Q1=Q2=Q3="197" kJ
C.甲、乙、丙3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
D.达到平衡时,丙容器中SO2的体积分数最大
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个离子浓度相等 |
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 |
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 |
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