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 mol烃A,在完全燃烧后生成CO2 13.44 L(标况),等质量的A能跟0.3 molH2加成,则A的结构式可能是
A.CH2 = CH—CH2—CH3 | B.![]() |
C.![]() |
D.![]() |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将少量品红溶液分别滴入浓硝酸中和氯水中 |
B.漂白粉及水玻璃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而变质 |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混合后褪色及硫酸铁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混合后变蓝 |
D.将适量Na2O2和Na分别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都能得到红褐色沉淀 |
某物质化学式为NH5,常温下为固体,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两种气体,且在NH5中的各原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则下列有关NH5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组成NH5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属于共价化合物 |
B.NH5中氢元素为+1价 |
C.NH5与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
D.NH5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
(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分解反应:
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
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没有亚硫酸钡沉淀 |
B.一定有硫酸钡沉淀生成 |
C.得到的沉淀是亚硫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 |
D.逸出的气体是氨气和二氧化硫气体 |
取少量MgO、Al2O3、SiO2、Fe2O3的混合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X和滤液Y。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Al(OH)3酸性最强 |
B.向沉淀X中加入氢氟酸,沉淀X不溶解 |
C.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
D.溶液Y中加入过量氨水,所得沉淀为Fe(OH)3和Mg(OH)2 |
已知溶液中:还原性:-氧化性
在含有3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时NaHSO3过量 |
B.b点时还原产物为碘离子 |
C.b点到c点,KIO3与NaHSO3反应生成单质碘 |
D.加入的KIO3为0.4mol或1.12mol时,反应后溶液中碘离子均为0.4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