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l-丁醇、浓H2SO4和溴化钠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1-溴丁烷,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的夹持仪器没有画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在烧杯里的液面倒扣一个漏斗,其目的是    ▲    
(2)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事先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     ▲    。(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Br2的生成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3)有同学拟通过红外光谱仪鉴定所得产物中是否含有“-CH2CH2CH2CH3”,来确定副产物中是否存在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请评价该同学设计的鉴定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答:                  
(4)为了进一步提纯1-溴丁烷,该小组同学查得相关有机物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1-丁醇
-89.5
117.3
1-溴丁烷
-112.4
101.6
丁醚
-95.3
142.4
1-丁烯
-185.3
-6.5

 
则用B装置完成此提纯实验时,实验中要迅速升高温度至  ▲  收集所得馏分。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有以下步骤:
(1)配制待测液:用5.0 g含有少量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固体烧碱样品配制1 L溶液。
(2)滴定:
①盛装0.100 0 mol·L-1盐酸标准液应该使用的滴定管是(填“甲”或“乙”)。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并滴入指示剂。
③滴定过程中眼睛应

(3)计算纯度: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__。
(4)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有(填编号)3
①用蒸馏水润洗锥形瓶;
②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
③读取滴定管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
④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尖嘴气泡消失;
⑤取待测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润洗。

⑴用18mol/L的硫酸配置100ml1.0mol/L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 C.玻璃棒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
实验时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入字母)。
F、E、G、C、H
⑵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写字母)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待配溶液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
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3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
水到接近标线2~3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 mL18 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①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和容量瓶外,还有
②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正确操作是
③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2)乙:用100 mL量筒量取20 mL18 mol/L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刻度线,再搅拌均匀。你认为此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其中错误之处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种?(填字母即可)

A.分液 B.过滤 C.萃取 D.蒸馏 E、蒸发结晶

(1)除去 CaCl2溶液中悬浮的 CaCO3
(2)从碘水中提取碘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4)分离植物油和水
(5)除去 NaCl 中所含的少量 KCl

下图表示在没有通风橱的条件下制备氯气时的装置,图中a、b是可控制的弹簧铁夹。(已知: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

(1)仪器A的名称是
烧杯中盛放的是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在收集氯气时,应。(填:如何操作a、b止水夹,下同),
当氯气收集完毕时应
(3)若制得标准状况下的Cl2为0.672L,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