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与乙二醇作用,控制一定的反应条件及反应物的用量比例,可生成一系列双官能团化合物,称为多缩乙二醇醚,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求该系列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最大值约为
A.40.00% | B.54.54% | C.66.67% | D.85.81% |
5.6g铁粉与一定量的硫磺混合,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剧烈反应,冷却后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产生了2.0L气体(标准状况),通过分析小于了应生成的气体量,其最可能原因是
A.硫磺量不足 | B.生成了FeS |
C.生成了Fe2S3 | D.有部分Fe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了 |
化学反应的发生一般可通过现象加以判断。根据下列现象判断,其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①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后形成沉淀②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盐酸产生沉淀;
③二氧化氮经加压冷卸凝成无色液体;④溴水滴入裂化汽油中振荡褪色;
⑤硫酸铜粉末滴加少量水变蓝;⑥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④⑤⑥ | D.①②⑥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5.6g铁粉在2.24L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B.标准状况下,15g一氧化氮和5.6L氧气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0.5NA |
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
D.78g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大于3NA |
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箭头表示甲、乙丙物质问的转化一步就能实现,则甲可能是
①Fe②HNO3③Al④Na2O2⑤C
A.①③⑤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图像中的曲线(纵坐标为沉淀或气体的量,横坐标为加入物质的量),其中错误的是
A.图A表示向含H+、Mg2+、Al3+、NH4+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量的关系曲线 |
B.图B表示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产生沉淀量的关系曲线 |
C.图C表示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盐酸产生CO2气体的关系曲线 |
D.图D表示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最的关系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