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狂风呼喊着,咆哮着,狞笑着奔袭过来,企图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树挺起胸膛,顽强地与狂风搏斗着。狂风暴虐地纠缠着它,想按下它高贵的头,压弯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奋力抗争,不屈不挠。
大树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风根本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像擀面条一样把它们揉来揉去。几乎要把它们撕成碎片,辗成粉末。小草在狂风中抖动颤栗,屈腰伏身,把脸紧紧地贴在大地上。
狂风终于累了,走了。人们发现,大树折断了腰,小草却慢慢扬起了脸。
学生问苏格拉底:“老师,你认为大树和小草谁值得赞美?”
苏格拉底说:“我赞美大树,也赞美小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也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孔雀在上帝面前抱怨道:“您把我创造得如此美丽,却给了我沙哑的嗓门,所有的鸟儿都瞧不起我。可您对夜莺比对我和其他鸟儿要好,给了她一副悦耳动听的嗓子。她每晚用她那婉转的嗓音取悦于人,怎能不被诗人歌颂呢?哦,我的歌喉压根就不能同夜莺相比,这让我多么伤心啊。”
这时上帝说道:“我为每一种生物都提供了一种天赋。夜莺的嗓门确实不错,可她的羽毛却是灰不溜秋的,然而,她却非常满足。因此,你对自己这身华丽的羽毛,还是知足了吧,别再去计较夜莺的歌喉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学习的革命》
要求:请以“我生活在______之中”为题,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加点的词或另外再选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有一首诗写道:有朝一日,我们会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检拾野果;街市华灯明灭,长桥人头攒动,我们在密密的人流中寻觅,只为检拾曾经留下的脚印,一如当年捡起挤掉的鞋子。
作文:是的,人生处处都会留下脚印。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是不会磨灭的。即使桥已坍了,路已改了,街已拆了,巷已变了……但是只要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脚印就会一个个浮现出来。
请以“脚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从这首诗中,有人读出了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不能没有发现的眼睛;有人读出了若没有追寻的过程,也许永远学不会珍惜;还有人读出了任何一种成功都并非偶然,除了努力,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请根据你读这首诗的体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洒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要求: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