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

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
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
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音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响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B.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C.导体中有大量自由电荷
 
D.绝缘体中缺少大量的电子

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A.橡胶 B.盐水 C.油 D.玻璃

如图所示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小球一定带有同种由荷 B.两个小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C.两个小球一定都不带电荷 D.两个小球中一定有一个带有电荷

晓东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右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导体b的电阻
C.当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a、b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

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A

现有质量、温度分别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和一杯冷水。先将甲放入这杯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5℃;将甲取出后,再将乙放入这杯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5℃。若各种损失忽略不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温度变化大于乙的温度变化 B.甲放出的热量多于乙放出的热量
C.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D.水先后两次吸收的热量相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