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合理的是
A.催化作用——抗体 | B.运输作用——唾液淀粉酶 |
C.调节作用——胰岛素 | D.免疫作用——血红蛋白 |
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就越多 |
B.自然生态系统中,沿着食物链的方向,能量逐级递减 |
C.在食物链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特定的营养级 |
D.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占有的碳元素越少 |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2KJ/m2/年)。对该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同化固定的能量 |
体内贮存的能量 |
呼吸消耗的能量 |
|
甲 |
15.9 |
2.8 |
13.1 |
乙 |
870.7 |
369.4 |
501.3 |
丙 |
0.9 |
0.3 |
0.6 |
丁 |
141.0 |
61.9 |
79.1 |
戊 |
211.5 |
20.1 |
191.4 |
A.丁为肉食性动物 | B.甲随丙的增加而增加 |
C.乙是能量流动的起点 | D.戊是丁的前一营养级 |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
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
A. | 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 B. | 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
C. | 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 | D. | 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 |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
B. | 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
C. | 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
D. | 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