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某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3AB:3Ab:laB:lab。“某个体”的基因型是 ( )
A.AaBb | B.Aabb | C.aaBb | D.aaBB |
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暗反应的进行与光有关,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NADP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NADPH和ATP不足 |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叶绿素a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失去的电子将转移给NADP+ |
B.电能转化的中活跃化学能可储存在ATP和NADPH中 |
C.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子变黄后主要是依赖叶黄素进行转化 |
D.光照条件下某些叶绿素a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而形成电子流 |
光合作用为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又为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起了重要作用,所以研究光合作用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及过程和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通过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死亡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 |
B.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了必需的能量 |
C.光合作用为生物由水生到陆生、厌氧型到需氧型的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
D.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体中色素的用途就是吸收光能 |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的理解,错误的是()
A.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真核生物 |
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以后,大气中才逐渐积累了氧气 |
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为水生生物向陆生生物进化创造了条件 |
D.生物体在新陈代谢方式上的进化顺序为: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 |
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
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
D.曲线中c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