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农田喷洒DDT(杀虫剂)用于对蚜虫的防治,使用初期效果显著,后期蚜虫抗药性增强,效果甚微。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于长期使用DDT,使蚜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
B.蚜虫的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 |
C.由于长期使用DDT,使蚜虫产生了适应性变异 |
D.蚜虫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2011年5月中旬,一场“毒黄瓜”引起的疫病开始在德国蔓延并不断扩散至各国,欧洲一时陷入恐慌。经科学家实验查明,这些黄瓜其实是受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污染”,食用后可引发致命性的溶血性尿毒症,可影响到血液、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对这种可怕病原体的描述,叙述正确的是()
A.一根黄瓜上的所有细菌可以看做种群
B.EHEC细胞中只含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实验室中培养EHEC必须用活的动植物细胞
D.EHEC是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
①皮肤②胃黏膜 ③神经元 ④一株蒲公英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 ⑥噬菌体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一片果园 ⑨一个池塘的所有生物 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虫
A.⑤⑥③②④⑦⑧ | B.③②①④⑦⑨⑧ |
C.③②①④⑦⑩⑨⑧ |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 |
小麦的抗锈病与不抗锈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只要有一个A基因就表现为抗病。现有抗锈病和不抗锈病纯种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另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B1、b1,B2、b2,B3、b3)控制,每对基因对小麦产量作用程度一样,且含显性基因越多产量越高。现有纯种高产小麦与纯种低产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F2中抗病品系自交得到的F3代中AA、Aa、aa基因型的频率依次为4/9、4/9、1/9
B.F2中小麦产量的基因型有27种
C.F2中产表现型的小麦基因型有7种
D.F2中小麦产量次高的表现型的比例3/32
已知基因型为BbVv的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如右图所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基因型均为BbVv的雌雄果蝇交配,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
A.20% | B.40% |
C.50% | D.70% |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项数是()
①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②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
③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不是动物细胞④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⑤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⑥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
A.2 | B.3 | C.4 | D.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