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0题。
野 老
刘正权
①德顺赶集回来时,天色还早,他一爬上寨门就拐弯去了村主任家,村主任家还开了个小杂货铺,地里缺什么他那卖什么,德顺是看见路边田里的杂草从秧苗间冒出头来才想起忘了捎几袋野老的。
②主任婆娘是个破竹竿子嘴,老远就能听见她的嘴辟哩啪啦响着,倒也给店子聚了不少人气,看见德顺,问:“要点啥呢?”
③“野老,给我拿四袋!“德顺摸出五元钱来,一袋野老一元二角五分。主任婆娘在鼻子里冷哼了一声,五元钱,多大点利润啊!白冲你使一回表情了,药价都是定了的,她没多大的利润可捞,收了钱,主任婆娘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要我说啊,德顺兄弟你买这是真花冤枉钱呢!”
④“冤枉钱,什么意思?”德顺觉得主任婆娘话里有话。
⑤“你家有现成的野老,不是花冤枉钱是啥?”主任婆娘冲旁边几个闲人一挤眼睛,立马有人捂了嘴吃吃笑出声来。德顺心说有病啊,这娘们,谁个家里备有现成的野老!完了,懒得搭话,拎了提篓往家里走。
⑥离家还有一根烟的路程时,德顺一转身去了北坡崖,北坡崖那有他两块秧田,没准娘这会还在秧田里整草呢,跟娘说一千遍了,打上药,什么草也没了,可她非得下秧田里用手扯,吃的哪门子苦哟。到了北坡崖,果然娘还在田里,不过身边多了一个人,看那身影,像是二大叔,二大婶过世有三年了,几个孩子都打工去了外地,娘一人守这么多年寡,两个老辈人在一起倒能说上几句宽心的话。一个家门的叔嫂,聊个天,咋就被人说成自己的野老了呢?德顺心里不是个味,缩了头心事重重往回走。
⑦屋里炊烟已将熄未熄的,媳妇正在门口等他呢,德顺看桌上,已摆上了碗筷,德顺就闷头闷脑吭了一句:“加一副杯筷吧!”媳妇一怔:“咋,有客来?”德顺说:“二大叔在帮咱扯秧草,你不知道?”媳妇说:“知道,他每天都来呢,可就是不肯落屋吃口饭!”“我可不想让人说咱家用现成的野老,”德顺说,“请二大叔过来吧!”媳妇是个老实女人,对德顺话向来言听计从,就去路上拦二大叔,一般情\况下,二大叔跟娘在屋前岔口就分开走,黑王寨不大,但闲言碎语不少。
⑧二大叔来了,很拘谨,望了望德顺.,德顺冲媳妇说:“你去炒个鳝鱼片吧,我在集上买回来的,记住,苋菜烂如泥,鳝鱼炒脱皮!”完了冲二大叔笑笑斟上一杯酒:“叔你说我对吗?”“对,炒脱皮的鳝鱼才出味,烂如泥的苋菜才可口!”二大叔咪了一口酒,“你这娃还记得我的话呢,二十年了呢!”德顺过十二岁时嚷着要吃鳝鱼,寡娘在屋里抹眼泪,被二大叔看见了,二大叔啥话没说跑到寨下河沟里,半天功夫才逮了几条,为此在一个鳝鱼洞里还被蛇咬了。
⑨德顺说:“跟叔说个事!”
⑩二大叔一停杯:“你说吧,我听着!”
11“我今儿个去买野老,主任婆娘说我家里有现成的野老,我一寻思,敢情是说您和我娘!”
12二大叔杯子就停在那僵住了,“是叔给你添乱了,我回头就走!”德顺手一伸:“啥啊,叔您别说添乱不添乱的,我就问叔一句话,你是真心跟娘过吗?”
13二大叔嘴嚅了一下:“这得你娘说了算!”
14德顺冲厨房喊:“娘您出来一下!”
15娘出来了,身上围裙还没取下,她正在厨房打下手呢,德顺说:“娘您不希望人家说我家里有现成的野老吧!”
16娘看了看二大叔,不说话。
17德顺说:“娘,我就问你一句,您怕不怕人家说你们是嫂子小叔稀里糊涂?要怕,你和二大叔从此绝了来往,要不怕,明天我请客安排您二老合家!”
18二大叔和娘慌慌张张站了起来:“娃,这可使不得!”
19“有啥使不得的?”德顺喝了一杯酒,冲端了鳝鱼上桌的媳妇说:“人活一张皮,这话不错,可这皮要把人憋屈着还不如跟这鳝鱼样炒脱了它,把日子过出个滋味来,让那些长舌妇的舌头像苋菜一样烂成泥巴。”
20完了,德顺冲媳妇一招手:“走,拿上那四袋野老,跟我去主任婆娘那去,咱退了它,换喜糖,要酥心的那种,甜透心,气死他们!”
21德顺和媳妇前脚出门,后脚就听见二大叔和娘压抑了半天的哭泣声,那哭泣声像四月的蛙鸣,透着暮春的欢愉和葱茏。.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野老”的含义。
.根据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文章分成四个部分,按下面的格式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
野老, 野老, 野老, 撮合野老.文中画线句“你家有现成的野老,不是花冤枉钱是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文末“那哭泣声像四月的蛙鸣,透着暮春的欢愉和葱茏”,在转载到《特别文摘》的时候,编辑改成了“那哭泣声像七月的蛙鸣,透着暮春的欢愉和葱茏”,你觉得哪个好?请说说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父 亲
父亲是个淳朴的农民,一辈子和黄土交往,与黄牛为友,土里土气,汗腥味儿满身。
然而,我爱父亲。每次一进村,老远就看见他噙着烟锅蹲在门前。我对父亲的爱和敬意是无法说出来的,只能深深地叫一声“爸”。父亲的脸略露出一丝笑意,算是回答。他挪一挪位置就又蹲上来,目光凝视着远方……
父亲把希望全凝注在我身上。每当他看见儿子背着书包,攥着课本回来,那满是皱纹的脸上便挂满了笑意。有一次,我进屋,看见父亲正拿着我的作业在细细“鉴赏”,尽管他不认识一个字。
上了中学,两个哥哥接连娶了媳妇,家里的生活就更清苦了。父亲知道我要在城里念书,进城给我买了一套衣服,一进门就叫我来试。那粗糙的手拉过我的手,给我穿好衣服,扣了纽扣,拉顺了衣服……
我的眼湿润了,知道这钱来之不易。望着父亲那憨厚的脸,嘴角抽动了半天,也没有吐出一个字。父亲似乎要笑,却又掏出烟锅“吧嗒”了几下说:“穿上吧,娃。爸手头紧,衣服不太好,到城里别让人家笑话。要好好地学习哟!” 。
父亲常来学校。一看见他打满补丁的衣服,我的心底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父亲望着我,似乎要说出许多话,最后仅仅说:“爸又来了。”他解开纽扣,从口袋深处摸出一个粗布缝的钱包,从里面翻出几张纸币递给我。然后便叫我快回教室去。
望着父亲那远去的背影,泪水又糊湿了我的眼睛。我仿佛看见父亲吆喝着黄牛,吃力地在岗上犁地;看见父亲汗如雨下地挥舞着镰刀,在割麦子;看见父亲蹲在门前,目光悠悠地凝视着远方……
放假后,我一进门,父亲拿起我的奖状左看右看,喜滋滋地吸着烟锅。他小心地把它贴在墙正中,便蹲在前面欣赏,即使烟锅里已经没有了火,还是一个劲地吸着。
父亲已经很久不再喝茶了,回家的时候,我特意称了一包茶叶,却惹他生了那么大的气。他叹息着冲我摆手,还不住地重复着:“瞎闹,这娃从城里耍坏了,不知道珍惜钱!”他把烟锅捏在手里,脸上蒙上了失望和悲伤。我吓坏了,连忙解释:“爸,这钱是您给我的,我没有舍得花,省了一点才……”
父亲忽然怔住了,嘴角抽动了好几下,眼睛呆滞地盯着我。好一会儿,才一把抓住我的手,那树皮一样粗糙的手不停地颤抖,一滴泪打在我的手上,哭了。
父亲老了!由于过度的劳累和负担,他的脸上长满了胡子,背也明显地弯了,每次下地回来就咳嗽个不停。自从我上了初三,父亲便不让我回家。每次他来学校,一看见那黑瘦的身体,我心里就翻起一股巨浪,拍打着我的心。
当我坐在教室里的时候,也许父亲又在黄土坡上吆喝着他的黄牛耕地了;也许他正挥舞镰刀,在金灿灿的麦海里艰难地拼搏。我,要像父亲一样攀登在书径上,来报答父亲的一片深情。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父亲”对“我”的希望及关爱的几件事,请概括出其中的三件事。
(1)
(2)
(3)阅读文段,联系全文理解下列词句的含义。
(1)第三段“父亲把希望全凝注在我身上”一句中的 “希望”是指什么?
(2)第四段“父亲老了!”这一句子体现了“我”怎样的感情?文中画横线的部分采用了和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点。
联系现实,用一段话写出你品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50字以内)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回答问题。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第二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
请你摘抄:
(1)从第一段摘抄能概括第二段主要内容一个的词语:
(2)从第二段中摘抄写动物形状的一个形容词:
(3)从第二段摘抄一个从听觉角度写景的拟人句子:请你概括:
作者童年时在“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所做的趣事:一是遇蜈蚣,二是按斑蝥,三是,四是。(各不超过5个字)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我”对百草园有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你揣摩:
第一段“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一句,“似乎”、“确凿”两个词放在一起,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说它“似乎”是因为 。
说它 “确凿”是因为。
雨韵
从维熙
①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②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③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多少有点禅佛晨钟暮鼓的意味;而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④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他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⑤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乜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于心疼孩子,拼命想阻拦这场人与狗的雨中嬉戏,但他刚刚张开胳膊,那男娃和那条狗已然跑进了雨幕之中。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坐在我身旁的长椅上,对我说:“您看……”我立刻截断他要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⑥雨丝,从其造型上看去,像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根据文意,说说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请分点概括
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
品读文中两处画线的语句,按要求答题。
(1)第③段中“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请联系上下文,写出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2)第④段中“他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请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梦幻”的意思。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请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
自律,闪光的璎珞
①荀子《劝学》有云: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木,这金,或许原本只是平凡之物,但是在“绳之”“砺之”后,原本的凡木、凡金便能一跃而成为人类的重要器物。也就是说,绝对自由有时候并不一定对人有益;在一定的约束下,反而更能有所成就。
②自律的人可以成就自己。回顾历史,放眼现实,因自律而闻名的人比比皆是。子罕拒绝他人的美玉,不贪宝,这就是自律。他也因此得到他人的尊敬。岳飞曾说过“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也”,这也是自律,这也是岳将军受后世敬仰的重要原因。郑振铎在30岁生日时,在日记里激励自己,然后制订出了今后的努力目标,并严格要求自己。材料中的年轻人,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能将尚先生的手机还回来,这也是自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律等于尊敬。
③自律亦可以影响他人。宋元之际,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走在路上,口渴难耐之时,忽然发现路旁有一株梨树,许多人正涌向那里摘梨吃,他却不为所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一个来解渴?他说:“此非吾梨,岂能乱摘?”别人劝他说:“乱世梨无主。”他则正色道:“梨虽无主,而吾心中有主。”以后每当果树的果实成熟,掉落在地上,乡里小孩从旁边经过时看也不看一眼,乡民都这样教导子弟,不要有贪取的心理,自此乡里求学的风气逐渐盛大,民风日渐淳朴。
④然而,在现实社会,有一些戴着假面具的高官,明一套,暗一套,自以为能瞒天过海,岂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陈水扁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由他引起的“洗钱”事件在台湾甚至世界弄得沸沸扬扬。作为台湾的高干,手中掌握着大权,在金钱的面前,他将一切都忘了,梦想着以后到国外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到头来焦头烂额,遗臭万年。为了一己贪欲而丢弃了自律的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⑤俗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能够使自己“成方”“成圆”,我们在自由发挥中,时不时地需要亮出自我约束之绳以自我反省,在重重的诱惑面前,狠狠勒醒自己,警告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③自然段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
①一部分研制机器人的专家认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机器人的大小,未来机器人的大小应该和昆虫相仿。
②大型机器人需要沉重昂贵的发动机和大量的动力消耗,需要接合的手臂和数千米的连线。控制所有这些硬件又需要数平方英寸的微晶片。而如果机器人的这些部件组装起来只有昆虫那样大小,那么它的造价不但会便宜得多,它所能从事的工作也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很大影响。
③一般说来,目前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都可由相应的机器来取代。与工厂中固定的有强大动力的机器相比,许多工作由机器人来做不如留给相应的机器去做。但是小机器人所能做的工作却不是机器所能完成的,这正如微型飞机比大型飞机更适合用来观测农场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控制自动灌溉和施肥系统一样。比如只有微型机器人,才能沿着患者的血管,进入变窄了的冠状动脉去排除血管壁上沉淀的胆固醇,从而解除病人的危险。
④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未免言过其实。不过研究人员确已成功设计出一种能进入煤气或自来水管道去修补裂缝或漏洞的微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进入管道之后,可用自己的身体测量经过地方的电导,一旦测不到这种电导,就表明那里存在着裂缝或漏洞。于是该机器人便作出“自我牺牲”,用自己的身体来把裂缝或漏洞堵上。
⑤如果许多这样的微型机器人通力合作,其功用更是一般机械所无法比拟的了。比如说战场上可使用微型机器人兵士。这些 “兵士”可轻易地偷偷爬过或飞过战场,而不被敌方的雷达系统发现,因为它们体积微小,且可超低空飞行(乘微型火箭)。一旦越过敌人的防线,它们便可成为摧毁敌方设施的生力军,就像毁掉农作物的蝗虫一样。
⑥这种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目前已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主人公。当然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还需克服一系列技术上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如何把现在机器人所用的齿轮、杠杆、曲柄、弹簧和其它机械部件缩小到比头发丝还细的程度,同时把传感器、电动机、控制计算机及其他系统装配到一块微晶片上。
⑦当然目前制作微型动力部件的技术还处于刚刚研制阶段。1988年初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只有1/5毫米长的带连接部件的曲柄和齿轮。这种齿轮的轮只有红细胞一般大小。新泽西州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专家们已经研制出了比蚂蚱颚还要小的钳子。该实验室还研制出了只有半毫米大小每分钟24000转的气功涡轮机,其转速比许多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还要快。机器人微型化的另一个问题是动力问题。为微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装置要比电池小非常多才行。不过,微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⑧微型机器人的大量生产恐怕还不是近年之内能办到的事情。然而,一旦这种机器人能批量生产出来,它们在科研和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将是无法估量的。请你说说选文第⑦段划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