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虫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下图为人的抑癌基因P53的部分区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的这种变异被称为基因突变 |
B.正常人的该区域可被限制酶E切割成3种片段 |
C.杂合子该区域可被限制酶E切割成4种片段 |
D.拼接被限制酶E切割的片段需用DNA聚合酶 |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运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
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
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 |
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
下列关于限制性内切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微生物细胞中分离提纯的 |
B.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 |
C.限制性内切酶不能将目的基因连接到不同的运载体上 |
D.限制性内切酶既可切割链状DNA也可切割环状DNA |
2011年8月,吉林大学农学部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出一头携带转入赖氨酸基因的克隆牛犊“织女”,从其乳汁中获得大量的赖氨酸。它的诞生标志着国际克隆技术又取得了一次重大突破。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题中赖氨酸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可以是XX也可以是XY |
B.将赖氨酸基因导入牛的卵细胞中,通过组织培养也能形成转基因牛 |
C.人们只在“织女”的乳汁中才能获取赖氨酸,是因为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才有赖氨酸基因 |
D.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牛合成大量的赖氨酸,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
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B.由⑤×⑥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
D.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