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D |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 |
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
常温下,向一定体积的1mol.L-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pOH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该条件下醋酸的电离程度为0.4%,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7 |
B.Q点的水的电离程度在整条曲线中最大 |
C.M和Q之间(不含Q)的溶液离子浓度排序都满足c(CH3COO-)>c(Na+) |
D.三点所代表的溶液导电能力,N最大,M最小 |
发展混合动力车是实施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了汽油的消耗;在刹车和下坡时电动机处于充电状态以节省能耗。混合动力车的电动机目前一般使用的是镍氢电池,镍氢电池采用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电解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总反应式为:H2+2NiOOH2Ni(OH)2。下列有关混合动力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在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将减小 |
B.在上坡或加速时,溶液中的K+向甲电极迁移 |
C.在刹车和下坡时,乙电极增重 |
D.在刹车和下坡时,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l0-7mol.L-1,据此无法求出水中c(OH-) |
B.已知MgCO3的KSP=6.82×l0-6,则在含有固体MgCO3的MgCl2、Na2CO3溶液中,都有c(Mg2+) =c(CO32-),且c(Mg2+)·c(CO32-) = 6.82×10-6 mol2.L-2 |
C.常温下![]() |
D.已知: |
共价键 |
C—C |
C=C |
C—H |
H—H |
键能/kJ·mol-1 |
348 |
610 |
413 |
436 |
由上表数据可以计算出反应的焓变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甲的化学式为YX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是由X、Y、Z组成的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Y>Z,简单离子半径: Y>Z>W |
B.YX 3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而Y2X4的空间构型类似于乙烯的空间构型 |
C.测得乙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乙盐阳离子浓度大于酸根离子浓度 |
D.W的氯化物熔点低,易升华,但水溶液能导电,由此推断它属于弱电解质 |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普通玻璃棒进行搅拌使酸和碱充分反应、准确读取实验时温度计最高温度、取2—3 次的实验平均值等措施,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
B.纸上层析属于色谱分析法,其原理跟“毛细现象”相关,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 |
C.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时,将氯乙烷和NaOH溶液混合加热,用稀硫酸进行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
D.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都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它们在使用时都要进行检查是否漏水、水洗、润洗、注液、调整液面等几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