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生成了NO2
B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乙烯
D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改编】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丁>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C.甲、乙、丙、丁的氧化物均只含有共价键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B和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
C.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
D.C的单质能与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改编】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B.水的电子式:
C.CO2的比例模型:
D.氮气的结构式为:

PASS是新一代高效净水剂,它由X、Y、Z、W、R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是常见的金属,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主族序数。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按X、Y、Z、R、W的顺序依次增大
B.WY2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C.Z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D.熔沸点:X2R > X2Y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