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李浩同学用下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B.燃烧足量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其容积的五分之四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水面上升
D.红磷一烧完,就要立刻观察,并记录进入容器的刻度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液态氧、矿泉水、医用酒精均为纯净物
B. N a H C O 3 H 2 S O 4 H N O 3 均为酸
C. N H 3 H 2 O N a O H K O H 均为碱
D. C O 2 A l 2 O 3 K M n O 4 均为氧化物

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 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

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金属铜能导电
C. 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D. 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碱溶液的 p H 都大于7﹣ p H 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
B. 化学反应常常伴有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C.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都是碳酸盐

如图是 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 B > C

B.

50℃时,把50 g A 放入50 g 水中形成75 g A 的饱和溶液

C.

20℃时, A 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B > C = A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