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英国的告别仪式日期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
B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28任港督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C 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者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D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喊叫的受难者 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阴霾/埋怨寒舍/退避三舍封妻荫子/绿树成荫 |
B.星宿/宿根冠军/弹冠相庆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
C.累赘/累计涤纶/羽扇纶巾硕果累累/恶行累累 |
D.尽快/尽情模拟 /模棱两可曲径通幽/是非曲直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B.“唐宋八大家”指“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 |
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
D.《史记》按体例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事本末体体例的史书。 |
以下对中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编年体;《战国策》——断代史;《史记》——纪传体;《汉书》——国别体 |
B.《左传》——断代史;《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编年体 |
C.《左传》——编年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断代史;《汉书》——国别体 |
D.《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史记》——纪传体;《汉书》——断代史 |
下列句中加粗词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项为( )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B.虽然,每至于族。 |
C.而刀刃者无厚。 |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 |
B.赋,文体名,是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
C.赋用作文体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
D.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赋体佳作,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