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为五种生物材料,分别与三种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实验现象如下表:
化 ![]() |
生物材料 |
||||
A 鸡血细胞 |
B 花生种子 |
C 蛙皮肤细胞 |
D 棉花纤维 |
E 霉菌 |
|
本尼迪特试剂 |
— |
— |
— |
— |
— |
苏丹Ⅲ染液 |
— |
+ |
— |
— |
— |
双缩脲试剂 |
+ |
— |
+ |
— |
+ |
(“+”表示有颜色反应;“一”表示无颜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尼迪特试剂与生物材料均不发生颜色反应,说明五种生物材料均不能检测到_______ 。
(2)B与苏丹Ⅲ的显色反应可以说明花生种子中含有__________ 。(3)题中五种生物材料中有三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 。
(4)D与三种试剂都无颜色反应。若将E提取物与D材料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本尼迪特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颜色反应说明E提取物中有水解棉花纤维的____ ,从而在混合液中最终有__________(填单糖名称)生成。
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二表示在不同CO2浓度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曲线,下表为测得A植物的相关数据。请分析回答:
(1)据图一,A和B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
(2)图一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二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__(高、低、基本一致)。若在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光照强度由e变为d,则C3含量瞬间变化是_________(减少、增多、不变)。
(5)若一天中光照与黑暗时间长度相同,则在______℃温度下,植物一天内积累有机物最多。
右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一般可认为该图细胞处在__________时期,图中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如果1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__。该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时有_______条。
(2)如果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要鉴定图中1的主要成分,理论上可选用的鉴定试剂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每空2分,10分)请分析并计算下列有关问题:
某育种科学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受粉以后获得160颗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有30株为大穗抗病,有X(X不等于0)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染病。假定小麦穗的大小与抗病不抗病这两对相对性状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亲本自交得F1, F1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1中所有的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种遗传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这种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则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某大肠杆菌含14N(N的质量数为14,下同)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DNA大肠杆菌再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
(4)果蝇黑身对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灰身果蝇和纯种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5)在下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需要生产者量为y(假设传递效率为20%),x与y的关系可用柱形图表示,则a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空1分,共6分)北京地区的生殖季节是4-6月,在一年中的其他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表中列出了某些月份,制备注射到每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浮液所需的垂体个数。
月份 |
9-12 |
1-2 |
3 |
4 |
垂体个数 |
5 |
4 |
3 |
2 |
请回答问题:
⑴表中显示,越接近生殖季节,所需垂体个数越少,从蛙卵的程度看,其原因是
。
⑵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 可作用于卵巢,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
⑶如果向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蛙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 ,原因是 。
⑷蛙卵受精后发育成蝌蚪,若在饮料中添加适量的 激素,将促进蝌蚪发育为蛙。在蛙体内,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垂体合成和分泌的 调控。
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红细胞破裂)后,溶液会逐渐透明,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细胞溶血速度,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1)实验目的:设计实验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2)试剂用具:稀释的羊红细胞悬液、0.3mol/L的葡萄糖溶液、0.3mol/L的甘油溶液、试管、量筒、计时器、试管架、记号笔。
(3)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
第二步:
第三步:
(4)结论:
①如果加入葡萄糖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说明。
②如果,说明。
③如果,说明。
(5)实验思考:根据研究得知,0.3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0.3mol/L的甘油溶液都是红细胞的等渗溶液,为什么还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