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的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期正确的是
( )
A.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 ![]() |
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 |
C.②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⑤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 |
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后![]() |
下图中DNA分子片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子代中含15N的DNA链占总链的7/8
B.②处有碱基对缺失可用导致基因突变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分,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对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含有一个基因
B.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行为一致
C.三者都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D.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基因的行为决定着染色体行为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噬菌体侵染大肠肝菌后,大肠肝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肝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⑤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⑤ |
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作用的是()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