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 |
B.图示所有基因的编码区都是不连续的 |
C.图中茎高和花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D.甲染色体上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该生物体内可全部观察到 |
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h) |
0 |
1 |
2 |
3 |
4 |
胰岛素含量(μU·mL) |
14.2 |
12.0 |
8.9 |
7.5 |
6.2 |
胰高血糖素含量(Pg/mL) |
65 |
100 |
153 |
220 |
420 |
A.胰岛B细胞增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的转化,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
B.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使靶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进行了信息交流 |
C.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
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的时间越长,说明这种激素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 |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 |
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 |
D.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 |
促胰液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分别是( )
A.小肠黏膜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
B.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 |
C.肝细胞和下丘脑细胞 |
D.胰岛细胞和垂体细胞 |
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对这一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所释放的激素进行的调节 |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