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 )
A.①致敏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
在闷热的房间里开会,有的人容易打“哈欠”,其调节方式是
A.神经调节 | B.体液调节 | C.神经—体液调节 | D.激素调节 |
下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⑤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
B.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该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
C.神经递质可与图中①结合,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引起另一神经元的变化 |
D.图中④是线粒体,其内氧分压高,二氧化碳分压低 |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冲体系 |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
B.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
D.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
某一多肽链内共有肽键109个,则此分子中含有一NH2和一COOH的数目至少为
A.110、110 | B.109、109 | C.9、9 | D.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