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了探究不同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将8株各有20个叶片、大小和长势相似的盆栽天竺葵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利用传感器定时测定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7
8
温度(℃)
10
10
20
20
30
30
40
40
光照强度(LX)
1000
0
1000
0
1000
0
1000
0
开始时CO2量(单位)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12h后CO2量(单位)
4.5
5.1
3.5
5.4
1.9
5.9
2.0
5.8

 
⑴1、3、5、7实验组合研究的实验变量是___  _                            __
⑵2、4、6、8实验中,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 _                   ___。
⑶比较实验2和3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_                         ____。
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图里绘制出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变化曲线和光合作用实际固定CO2速率变化曲线。

⑸若突然将第3组中的光照强度改为3000单位(其他条件不变),则该植物叶绿体中ATP的含量变化是__        ____,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____                   __。
⑹若研究光合作用中碳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可采取___               ___示踪法。
⑺若以新鲜绿叶为材料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需要使用的化学药品有二氧化硅、95%的乙醇和碳酸钙等,其中95%的乙醇的作用是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果蝇是遗传研究的常用材料。请分析回答:

(1)从图甲可以看出,果蝇的体细胞内有个染色体组,有对同源染色体。
(2) 若图甲所示的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XBXB的生殖细胞,则发生这种情况的时期最可能是,此细胞发生了_______变异。
(3)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表示);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表示)。乙图表示杂交实验及结果。
①F2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②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雌)与黑身白眼果蝇(雄)杂交,让F1个体间杂交得F2。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___ 种,雄性中黑身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________ 。
(4)野生型果蝇中会出现突变个体,从突变个体中获得了突变型的纯合子。验证该突变型性状是否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选择个体和该突变型纯合子杂交,F1都表现为突变型。再用F1自交,若后代,则说明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人体内胆固醇含量的相对稳定对健康有重要意义。胆固醇是血浆中脂蛋白复合体的成分,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LDL)直接影响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请结合下图细胞中胆固醇来源的相关过程回答:

(1)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
(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性有关。
(2)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的合成。
(3)①过程为_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主要有解旋酶、_________。
(4)完成②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转录mRNA1的DNA片段中G和T的数目之和为_________。
(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车间”的是_________(细胞器),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________调节机制。
(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___________,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一)、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A.变异生物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二)、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灰色(s)是显性。19世纪中叶,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很低。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桦尺蠖中S的基因频率提高了很多,如下表。

基因
基因频率
19世纪中叶
20世纪中叶
S
5%
95%
s
95%
5%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占95%以上,黑色桦尺蠖不到5%,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_______产生的。
(2)从1850年到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使种群呈现出过渡性多态现象,这表明黑色基因(S)和浅色基因(s)的频率均产生_________。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这表明,_________通过保留有利基因型个体和淘汰不利基因型个体,导致种群________的定向改变,使种群产生的适应新环境的黑色突变类型得到迅速发展。
(4)上述事实表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经过长期的,使种群的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所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决定的。

假设A、b是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经过②过程产生的表现型符合育种要求的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将A_bb的玉米植株自交,子代中AAbb与Aabb的比是________。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得到Ab幼苗。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育种优势是_________。
(3)过程⑦是用γ射线处理获取新品种的方法,处理对象常选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