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出现白色的“哈气”(类似冬天人对着玻璃哈气时玻璃上出现的雾气). 夏天,在下大雨后,挡风玻璃上也出现“哈气”.为了安全驾驶.司机往往用冷暖空调来除掉“哈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冬天出现“哈气”开暖风 ②冬天出现“哈气”开冷风
③夏天出现“哈气”开暖风 ④夏天出现“哈气”开冷风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③ |
电能的利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危害,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遇到雷雨天气时,在大树下躲雨 |
B.保险丝熔断后,只要立即更换上新的保险丝就可以恢复供电 |
C.不允许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
D.使用试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
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升华形成的 |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物在室外也能变干,是冰化成水滴从衣物上滴落的缘故 |
D.初冬,地面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 |
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定向移动的电荷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
B.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的N极指向决定的 |
C.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科学家研制出电动机 |
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如图所示,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A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判断A与B的密度比为()
A.h3:(h1+h2) | B.h1:(h2+h3) | C.(h2-h1):h3 | D.(h2-h3):h1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8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接“0~0.6A”量程,电压表接“0~15V”量程,灯泡上标有“6V3W”字样,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0.2A |
B.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8V |
C.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的最大阻值为36Ω |
D.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的最小电阻是24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