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的问题:(共24分)
I.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0.图中A、B结构分别表示 和
51.若图中所示腺体为甲状腺,大脑感觉到寒冷刺激,则通过如图①②所示的调节过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浓度 ;通过③过程,机体的 增加,抵御了寒冷,适应了环境。在过程①中发挥作用的激素名称是 。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酪氨酸的衍生物。我国政府在碘贫乏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有效地预防了 患儿的出生。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在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 作用。④和⑤过程体现的是激素的 调节方式
II.如图1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2.图2表示图1中 处的结构,名称是 ,在该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兴奋在该结构中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53.用针刺A时,引起肱二头肌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 。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 。
54.如果某神经元的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即图2中的结构 )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下图是突触前膜释放该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III.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各种“异己”的抗原,并给予排斥,这是人和动物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下列细胞参与构筑机体免疫的防线。请回答有关问题:
55.图中A、B、C、D四个细胞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 。图中B可以是细胞经抗原刺激分化而来。A细胞中与杀灭病原体有关的细胞器和物质分别是 、 。
56.图中①~⑧中,属于抗原的是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染图中 类细胞。
57.细胞B生活的内环境是 ,该细胞产生的免疫分子可以存在于哪些内环境中 。
下图为测试不同的化学物质对骨骼肌细胞收缩影响的实验:将带有蛙腓肠肌的股骨用骨夹固定在铁架台上,支配腓肠肌的坐股神经通过导线与电池相连。在跟腱的游离端有一小块配重悬在下面。实验时将下表所列化学物质分别加入到5份任氏液中分别进行实验,然后通过闭合电路给坐股神经以一个短刺激,每次实验后用任氏液彻底洗涤该标本,再进行后续实验。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任氏液中添加 化学物质 |
作用机制 |
无 |
为肌肉提供等渗环境 |
EDTA |
与游离Ca2+结合 |
肉毒杆菌毒素 |
阻碍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
马拉松 |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 |
箭毒 |
在突触位点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 |
(1)任氏液的作用是为骨肉提供等渗环境以保持。
(2)兴奋传至神经和肌肉接触点时,轴突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受体结合,使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着肌细胞膜和横管传播,并使肌浆内质网释放Ca2+,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使之变形,解除对肌球蛋白的阻遏,最终导致肌肉收缩。据此回答,在任氏液中加入EDTA,电刺激坐骨神经后,兴奋是否能到达肌细胞膜?
(能、不能),肌肉能否收缩?(能、不能)。
(3)在五次实验中,肌肉有三种可能的应答:Ⅰ肌肉正常收缩一次;Ⅱ肌肉持续收缩直至疲劳;Ⅲ肌肉保持松弛,根本不收缩。这取决于任氏液中添加的化学物质种类。导致Ⅰ、Ⅱ、Ⅲ反应的化学物质分别是:()
①任氏液②EDTA③肉毒杆菌毒素④马拉松⑤箭毒
A.②④① B.②④⑤ C.①④③ D.①②⑤
某植物叶片上的气孔白天处于关闭状态,晚上开放。如图表示该植物固定和还
原CO2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B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 C物质产生的场所是 _____;
(2)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其原因是_____。白天这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还可以由_____产生,与此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3)该植物和一般植物光合作用固定CO2不同的特点是____,根据这类植物气孔开闭及与之相适应的光合作用特点,推测此类植物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___________
下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该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l中的②④⑥⑦⑨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____,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此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模型。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有关癌症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名为RHOGDl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会使其失去转移能力。若图1是已被该基因作用的癌细胞,则该基因表达产物最终会影响_______ (物质)的合成。
(2)正常情况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_条,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若鉴定⑩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_____和_______ 试剂。
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 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⑴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_______。
⑵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⑶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现利用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正常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
号染色体上;
b.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⑷若通过(3)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
⑸若图示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若出现该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的所有隐性基因都在后代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突变、非正常生殖和环境因素)
;若果蝇的某一性状的遗传特点是:子代的表现总与亲代中雌果蝇一致,请尝试解释最可能的原因
。
下图是某高等生物细胞的局部结构示意图,1、2、3、4、1′、2′、3′、4′分别表示染色体,B、b、M、m分别表示所在染色体上控制一定性状的基因。请据图回答:
⑴假设该细胞为某高等动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写出其中一个染色体组__________,
若将该生物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正常情况下由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⑵如图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及时期是_______________,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B、b基因的变化情况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
⑶若该细胞为某种植物的一个细胞,则该植物自交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⑷若该细胞为果蝇的一个细胞,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长翅)对b(残翅)显性,性染色体X上的基因M(红眼)对m(白眼)显性。用图示代表的果蝇与另一果蝇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若残翅与长翅各占一半,雌蝇均为红眼,那么与图示果蝇进行杂交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