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__________________
(3)按__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
(4)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
倒出油的质量(g) |
倒出油的体积(cm3) |
油的密度(g/cm3) |
34.1 |
|
16.8 |
|
|
小强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分组实验时,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固定在光具座上位置不动,移动烛焰与光屏的位置,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实验操作规范,如图所示:
(1)此时成像的原理与(选填“放大镜” “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2)该同学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后,光屏上烛焰的像(选填“仍然完整”“缺了上半部”或“缺了下半部”)。
(3)要获得放大的虚像,应将烛焰移到距凸透镜cm以内。
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军做了以下实验。
(1)他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酒精的密度,将天平放在_________上,把游码移到_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为了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接下来,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酒精,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__g。将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量筒中酒精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ml。又测得剩余酒精和烧杯的总质量为30g,则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并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对应的实验电路图。(要求:滑片在最左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
(2)小丽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除保护电路外还可以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表格用来记录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5)在不改变电路和器材的前提下,该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测量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由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3)若乙装置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4)评估此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已不在光屏中心,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向________(选填“上” 或“ 下”)移动光屏。
(2)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光屏位置的前提下,把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会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新出现的像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_____(选填“照相机” 或“投影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