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油__________________
(3)按_________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
(4)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g)
倒出油的质量(g)
倒出油的体积(cm3
油的密度(g/cm3
34.1
 
16.8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天平的使用 量筒的使用 液体密度的测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
(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图中的 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吸、放)热,温度 (升高、降低、不变);

如图所示,小董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

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放出热
B.冰的熔点比实验时的气温低许多,冰从周围空气吸热
C.一部分冰升华放热使其余的冰熔化
D.冰可以在任意温度下熔化

(2)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快/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右所示,此时的温度是______℃;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该时刻烧杯中的物质状态为______(固态/液态/固液共存).
(4)为减小误差,实验过程中宜选用较大的冰块还是等量的碎冰块?______.

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1)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常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另选一支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进行观察.在此探究活动中:

(1)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 .
(2)选择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4)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可能的原因是
(5)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将 (选填“有”“没有”)蜡烛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实”“虚”)像.
(6)在探究的过程中,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是有必要的?()
A.保持A.B个棋子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的位置,寻找蜡烛像的位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