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3月的《扬子晚报》有过一篇标题为《好个“见钱眼开”电子眼》的报道:一些公路每隔三五百米就安装一台电子眼,许多路段限速过低成为“罚款陷阱”,有些地方电子眼已演变成“创收工具”……如图4,你认为这些“电子眼”是运用到了我们所学过的什么光学原理来反应这一社会现象的(  )

A.平面镜成虚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显微镜 D.凸透镜成虚像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放出了热量
C.海波在温度为48℃时一定是液态
D.6min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燕子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像与湖面之间的距离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距离变小 B.虚像、距离变小
C.实像、距离变大 D.虚像、距离变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质的质量大; B.密度小的物质的体积小
C.密度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种物质 D.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如图所示光路图中,能正确地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在水面发生折射的是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公路两侧设置屏障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