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
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的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写出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6)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从写景的顺序或者从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庵:圆形草屋②归来,指43岁免官归里③华:花白
简要分析上片所写景物的特点及其作用。
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概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 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 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张 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注】 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