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注]浦。
[注]芙蓉,荷花的别名。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燎沉香”也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阕写小楫轻舟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阕,情由“荷”生,“荷”是情所寄。
C.这首词上阕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溽暑—呼晴—干宿雨—风荷举。
D.这首词想像神奇,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
③周邦彦是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北宋末年的一位大词家,词誉极高。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这首词上阕的“叶上”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题目。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③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④树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从弟,元和十一年春,自柳州赴江陵。②桂岭: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③洞庭:在柳州至江陵途中。④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何妙处?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颈联中“邀”字极为传神,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
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①,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
蓉浦。
注释:吴门,即现在的江苏苏州。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首句“复”字有什么意味?请简要分析。
本诗在构思上是怎样表现情感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初夏之景的?试简析。
试析“燃”字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