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放出热量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二氧化碳 |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增大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 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
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
B |
除去水中的色素 |
将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的净化装置 |
C |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溶解,蒸发结晶 |
D |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 |
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
A.AB.BC.CD.D
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NaCl的溶解度/g |
35.7 |
36.0 |
36.6 |
37.3 |
KNO3的溶解度/g |
13.3 |
31.6 |
63.9 |
110 |
A.20℃时,100g H2O最多能溶解36.0g NaCl
B.4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3.9%
C.可用冷却海水的方法获取大量食盐
D.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可将KNO3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2020年6月23日,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
C.液氧变成气态氧时,放出热量
D.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石墨质软﹣﹣用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熟石灰显碱性﹣﹣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干冰易升华﹣﹣用于人工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