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填写:
(1)2个氢原子 。 ⑵五氧化二氮分子 。
⑶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 。 ⑷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实验室所用的石棉网中有铁丝,隔着石棉网给容器加热可达到均匀受热的目的,这主要利用了铁的 性。石棉网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铁丝容易生锈,可用稀盐酸除去,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Fe和Zn的混合粉末加入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如果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②如果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种;
③如果滤液呈浅绿色,则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白色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
D.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Zn(NO3)2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3℃时,将20g物质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
(3)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t1℃时,用甲、乙、丙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B.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时的甲、丙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先生于2021年5月去世。他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损失。
(1)稻谷被加工成大米。从营养角度考虑,大米能给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 (填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无机盐
(2)李明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发现部分水稻有叶片发黄和倒伏现象,他需要及时施加的一种肥料是 (填序号)。
A.KCl
B.NH4NO3
C.KNO3
D.NH4H2PO4
(3)化肥对粮食的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氮肥是种植水稻过程中常用的肥料。生产氮肥往往要先制取氨气,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制得氨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李明在使用NH4HCO3肥料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气味,原因是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该肥料包装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塑料,该包装袋属于 材料;该包装袋随意丢弃会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答案合理即可)。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氯气分子 。
(2)铝离子 。
(3)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4)小苏打的主要成分 。
重庆多地曾出现过盐井,从天然盐井中获取粗盐(含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为了除去以上杂质得到精盐,小明设计如下实验:
【提示】杂质含量较少,不考虑微溶物形成沉淀。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2)沉淀b所含物质为Mg(OH)2和 。
(3)物质X是 。
(4)滤液c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为了证明滴加的Ba(OH)2溶液已过量,取少许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一种试剂即可。下列物质的溶液能达到实验目的有 。
A.Ba(OH)2
B.K2CO3
C.Na2SO4
D.K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