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 ( )
①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浸没在液体中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容积2/3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把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缓慢竖立试管
⑤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⑥将胶头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⑦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①④⑤ | B.②⑤⑥ | C.④⑤⑦ | D.⑤⑥⑦ |
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 |
B.利用铜、锶、钡等金属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制造节日烟花 |
C.高纯硅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和光导纤维 |
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元素均为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
由徐光宪院士发起、院士学子同创的《分子共和国》科普读物最近出版了。全书形象生动地戏说了BF3、TiO2、CH3COOH、CO2、NO、二茂铁、NH3、HCN、 H2S、O3、异戊二烯和萜等众多“分子共和国”中的明星。
(1)写出Fe3+的电子排布式。
(2)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为(填化学式)。
(3)NH3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4)1 mol CH3COOH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5)TiO2的天然晶体中,最稳定的一种晶体结构如图,黑球表示原子。
(6)二茂铁(C5H5)2Fe是Fe2+与环戊二烯基离子结合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如上图),该化合物中Fe2+与环戊二烯基离子之间以相结合(填字母)。
a.离子键
b.金属键
c.配位键
d.氢键
e.范德华力
900℃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0mol乙苯,发生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
0 |
10 |
20 |
30 |
40 |
n(乙苯)/mol |
0.40 |
0.30 |
0.24 |
n2 |
n3 |
n(苯乙烯)/mol |
0.00 |
0.10 |
n1 |
0.2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20 min的平均速率为v(H2)=0.004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乙苯)=0.08mol·L-1,则a<0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水蒸气作为稀释剂,则乙苯的转化率为50.0%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10mol乙苯、0.10mol苯乙烯和0.30molH2,达到平衡前v(正)>v(逆)
常温下,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c(H+)>c(OH-) |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H+)=c(CH3COO-) +c(CH3COOH) +c(OH-) |
C.点③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OH-)>c(H+) |
D.在整个滴定过程中:溶液中![]()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sp(AgI) |
B |
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
溶液变澄清 |
酸性:苯酚>HCO3— |
C |
向蓝色石蕊试纸上滴加新制氯水 |
试纸边缘呈红色色,中间为白色 |
氯水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 |
D |
淀粉与稀硫酸混和一段时间后,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 |
无银镜出现 |
淀粉没有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