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CO2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         ;质量比为              ;原子总数之比为             ;氢原子数与氧原子数之比为               
(2)已知N2、CO2的混合气体的质量共12.0克,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72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原混合气体中N2、CO2的体积之比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T、R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推断A—W物质各是什么,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N:
(2)A和水的反应属于下列何种反应类型(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离子反应 D.置换反应
(3)若要确定E溶液中是否含有W物质,所选试剂为(填序号)。
A.氯水和KSCN溶液 B.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B与E混和得到H并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5)B和R反应生成N的离子方程式:
M→W的离子方程式:

(1)将一定量的Fe粉、Cu粉、FeCl3溶液、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判断下列情况下容器中金属离子与金属单质的存在情况:(用符号表示)
①若Fe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_;
②若FeCl3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
③若CuCl2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____________。
(2)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可能含NH4、K、Na 、Mg2、Ba2、 Al3、 Fe3、SO42、CO32、Cl、I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④取部分上述呈碱性的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并回答: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要确定是否存在的阴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1)河水中含有较多的泥沙、悬浮物、细菌等。在将河水用作饮用水之前需经下面A、B、C三步处理:

A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_________ , 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的步骤是_________ ,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
(2)用玻璃试剂瓶长期存放NaOH溶液,会在瓶口与瓶塞之间出现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 2CH3OH+3O2+4KOH2K2CO3+6H2O
(1)请回答图中甲、乙两池的名称。

甲池是装置;乙池是装置。
(2)请回答下列电极的名称:通入CH3OH的电极名称是,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3)写出电极反应式: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mL(标准状况下)

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0(填“<”“ >”“ =”);
(2)830℃时,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若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 mol·L-1·s-1。,则6s时 c(A)=mol·L-1, C的物质的量= mol;
若经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则此时A的转化率=,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