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Na+、S2-、ClO- | B.K +、SO42-、OH-、AlO2- |
C.K +、Fe3+ 、Cl-、NO3- | D.Ba2+ 、Na+ 、OH-、CO32- |
以下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国民全体 |
B.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
C.地主扩大地产的唯一途径是土地兼并 |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施 |
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反映春秋时期牛耕的文物 |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是始作牛耕”的记载 |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A.都江堰 | B.郑国渠 | C.龙首渠 | D.成国渠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芸芸。……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 |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史实,其中因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小农经济形成 | B.铁犁牛耕——井田制形成 |
C.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 | D.土地兼并——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