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实验室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稀盐酸,并且放入少量的Fe粉
②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③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能检验
溶液中是否含有SO
④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
⑤工业上可用金属铝与V2O5在高温下冶炼矾,铝作还原剂
A.①② ④ |
B.①②⑤ | C.②④⑤ | D.②③④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都是过氧化物 |
| B.少量的碱金属单质都能保存在煤油中 |
| C.HF、HCl、HBr、HI的稳定性、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
| D.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卤素单质的颜色由浅到深,熔沸点逐渐升高 |
X、Y、Z、M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Z—与M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Z,离子半径Z—<M2+ |
| B.MX2与水发生反应时,MX2只做氧化剂 |
| C.X、Y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
| D.MX2、MZ2两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且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其中T原子的M层电子数比K层多2个,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H2R2的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 B.Q、R的简单氢化物分子所含质子数、电子数与Ne分子相同 |
| C.T的氧化物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
| D.Q的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反应有白烟现象,且生成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2、NH3、CCl4、N2 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 |
| B.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交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
|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
| D.第ⅠA族元素和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3号到9号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11到17号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完全相同 |
| B.同周期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 |
| C.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
| D.甲乙电子层数相同,甲的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比乙的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强,说明甲的核电荷数比乙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