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检验正确的是
A.收集氯气 | B.转移溶液 | C.模拟工业制备并检验氨气 | D.用海水制少量蒸馏水 |
向MnCl2溶液中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溶液中含有的Cu2+、Pb2+、Cd2+等金属离子转化为硫化物沉淀,从而得到纯净的MnCl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MnS具有吸附性 |
B.MnS有还原性,将Cu2+、Pb2+、Cd2+还原后除去 |
C.MnS溶液度大于CuS、PbS、CdS |
D.MnS与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
根据右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装置用于铁表面镀铜时,a为铁 |
B.此装置用于电镀铜时,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 |
C.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为![]() |
D.若a为粗铜,b为纯铜,该装置可用于铜的精炼 |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H4+H2O![]() CH4转移12 mol电子 |
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 H2+2OH--2e-=2H2O |
C.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O2+2CO2+4e-=2CO32- |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
B.已知4P(红磷,s)=P4(白磷,s)的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
C.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硫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1/2H2SO4(ag)=1/2Na2SO4(aq)+H2O(l) ΔH=-57.4 kJ/mol |
D.已知C(s)+O2(g)=CO2(g) ΔH1;C(s)+1/2O2(g) =CO(g) ΔH2;则ΔH1>ΔH2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称取2.0 g NaOH固体 |
先在托盘上各放1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 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
B |
配制FeCl3溶液 |
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 |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D |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