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可以用纯净的氯气和铁粉反应制取少量氯化铁固体,其反应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可制取氯气,反应前分液漏斗中药品为 ,圆底烧瓶中药品为 。
(2)写出A装置中制取氯气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芳香族羧酸通常用芳香烃的氧化来制备。芳香烃的苯环比较稳定,难于氧化,而环上的支链不论长短,在强烈氧化时,最终都氧化成羧基。某同学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反应试剂、产物的物理常数:
名称 |
相对分 子质量 |
性状 |
熔点 |
沸点 |
密度 |
溶解度 |
||
水 |
乙醇 |
乙醚 |
||||||
甲苯 |
92 |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
-95 |
110.6 |
0.8669 |
不溶 |
易溶 |
易溶 |
苯甲酸 |
122 |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
122.4 |
248 |
1.2659 |
微溶 |
易溶 |
易溶 |
主要实验装置和流程如下: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90℃时, 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1)无色液体A的结构简式为。操作Ⅱ为。
(2)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
(3)下列关于仪器的组装或者使用正确的是。
A.抽滤可以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B.安装电动搅拌器时,搅拌器下端不能与三颈烧瓶底、温度计等接触
C.图1回流搅拌装置应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
D.冷凝管中水的流向是下进上出
(4)除去残留在苯甲酸中的甲苯应先加入,分液,水层再加入,然后抽滤,干燥即可得到苯甲酸。
(5)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25.00mL溶液,进行滴定 ,消耗KOH物质的量为2.4×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
(15分)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装置中的现象是。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Ⅱ: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
(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且黑色物质为Cu2S。产生Cu2S的反应为aCu+
(6)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 mL溶液,取该溶液25.00 mL加入足量 KI溶液中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O.36 mol·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Na2S2O3溶液25.00 mL。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6.4 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
(已知)
铁的单质和化合物在实验和实际生产中都有重要作用。
Ⅰ.某同学将Cl2通入FeCl2和KSCN混合溶液中,现象为:
操作 |
现象 |
![]() |
现象1:A中溶液变红 现象2: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
(1)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产生现象2的原因,该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_。
②取少量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KSCN溶液,最终得到血红色溶液。
实验说明,Fe3+与SCN-生成红色Fe(SCN) 3的反应可逆反应(是或不是)。
(4)该同学根据实验猜想,SCN-可能被氯水氧化。查资料得知SCN-的电子式为,
离子反应为:SCN-+8Cl2+9H2O=SO42-+NO3-+16Cl-+18H+ + CO2 ;
①上述反应中,0.5molSCN-被氧化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个。
②若要检验产物中含有SO42-,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写试剂名称)。
Ⅱ.高铁电池因原料丰富、绿色环保而倍受关注。Zn-K2FeO4碱性电池的某电极的放电产物为FeOOH,该极电极为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为使稀硫酸和锌制取氢气的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用铜丝网包裹的锌粒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10. 4 g食盐时,将食盐放在右盘中的纸片上称量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未进行干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④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锥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⑤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⑥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NaOH溶液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这种操作将造成待测烧碱溶液浓度偏高
Ⅱ.某校化学兴趣小组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学校新购入的烧碱的纯度(烧碱中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实验步骤为:①用托盘天平准确称量4.1g烧碱样品。
②将样品配成250ml待测液,需要的仪器除玻璃棒、量筒、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________量取10.00ml待测液,注入锥形瓶中。
④在锥形瓶中滴入2~3滴________(填指示剂),用0.2010 mol/L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旋转__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___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
(2)该小组测得下列数据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盐酸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
第一次 |
10.00 |
0.20 |
22.90 |
第二次 |
10.00 |
0.50 |
20.40 |
第三次 |
10.00 |
4.00 |
24.10 |
第四次 |
10.00 |
0.00 |
20.00 |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______________。
黄铜矿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为CuFeS2,现有一种天然黄铜矿(含SiO2),为了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现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84g,在空气存在下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实验后取d中溶液的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消耗标准溶液2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样品研细后再反应,其目的是。
(2)装置a和c的作用分别是____和____(填标号,可以多选)。
a.除去SO2气体
b.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c.有利于气体混合
d.有利于观察空气流速
e.除去反应后多余的氧气
(3)上述反应结束后,仍需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是。
(4)通过计算可知,该黄铜矿的纯度为。
(5)若用下图装置替代上述实验装置d,同样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序号)。
(6)若将原装置d中的试液改为Ba(OH)2,测得的黄铜矿纯度会产生误差,假设实验操作均正确,可能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