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低倍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的一个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饼形的细胞Ⅰ必须经过染色才能观察到 |
B.圆饼形的细胞Ⅰ细胞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和H2O |
C.人体中细胞Ⅱ来自骨髓中细胞分化而来 |
D.为放大细胞Ⅱ观察形态结构需先将涂片向左上方移动 |
果蝇幼虫唾液腺细胞在分裂间期,某一条染色体多次复制后而不分开,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巨大染色体(质)(如图所示)。在染色体上还可看到一些染色深浅不同的横纹和染色体解旋、膨大形成的胀泡。若用3H标记的尿嘧啶掺入染色体,则发现在胀泡中3H含量较高,而且随着幼虫发育的进行,胀泡在同一染色体不同位点出现或消失。下列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A.胀泡的出现是DNA分子复制出现了差错 |
B.被标记的尿嘧啶是催化mRNA合成的酶 |
C.胀泡的出现与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 |
D.胀泡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
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的研究团队报告,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他们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利用病毒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重新发生分化,最后成为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山中伸弥的科学成果示意图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A.过程b是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
B.与皮肤细胞相比,经过程a形成的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 |
C.山中伸弥的这一科学发现纠正了动物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转”的观点 |
D.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和神经细胞 |
如图所示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简化过程。下列对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
B.外界环境温度下降会降低催化肾上腺素合成的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 |
C.垂体可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 |
D.寒冷和低血糖刺激可以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 |
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
B.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C.花期不同阻止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其发病机理如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
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遗传物质的重组有关 |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 |
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