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是 ( )
A.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
B.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将信息传递![]() |
C.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
D.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
下列是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你认为哪个结果是不可能的
A.将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小时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测到14C的存在 |
B.将叶绿体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 |
C.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变成蓝色 |
D.将叶绿体色素的丙酮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下照射5小时,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 |
将培养有水绵的培养皿置于黑暗中一段时间,并阻止氧气进入,此时只有厌氧细菌生长,当水绵被通过分光镜获得的单色光光束照射时(如图),藻丝上细菌聚集最多的部位是
A.1、3 | B.2、3 | C.3、4 | D.1、4 |
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改变温度,不影响叶片开始上浮所需的时间 | |
B.改变光照强度,不影响叶片开始上浮所需的时间 | |
C.改变NaHCO3溶液的浓度,不影响叶片开始上浮所需的时间 | D.若将装置置于黑暗中,上浮的叶片又会下沉 |
对某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20 min,(乙)先光照5 s后再黑暗处理5 s,连续交替进行40 min。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所制造的O2和合成的有机物总量符合下列哪项
A.O2:甲<乙,有机物:甲=乙 |
B.O2:甲=乙,有机物:甲=乙 |
C.O2:甲<乙,有机物:甲<乙 |
D.O2:甲=乙,有机物:甲<乙 |
下图表示在10℃时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对于曲线的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当植物缺镁时,B点向右移 |
B.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
C.其他条件不变,随着环境温度升高,A点位置上移 |
D.B点植物既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也没有进行呼吸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