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含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相同条件下,消耗等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比粮食作物种子(如水稻)萌发时需氧量要
| A.少 | B.多 | C.相等 | D.无法确定 |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
|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
|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 |
| D.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体杂交 |
叶绿体的DNA能指导自身小部分蛋白质在叶绿体内的合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叶绿体DNA能够转录 |
| B.叶绿体功能不受细胞核调控 |
| C.叶绿体内存在核糖体 |
| D.叶绿体DNA是遗传物质 |
下列有关细胞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两侧呈不对称分布,膜蛋白可以运动
B.线粒体、核糖体、质粒、ATP等结构或物质都含有C、H、O、N、P
C.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小鼠不会死亡,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CO2,放出O2,从而更新空气
D.癌细胞容易侵袭机体周围正常组织
将某一经32P充分标记DNA的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1P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
|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2P的DNA分子数为N/2 |
|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2P,则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只含31P,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
由于一次剧烈的地质变化,原来生活在某山谷的一个鼠种群被刚形成的一条汹涌的大河隔离成A和B两个种群,千百年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由交配。下表为基因U的相关基因型在种群A和种群B中的个体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隔离致使种群A、种群B之间不能自由交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自然选择直接选择表现型,导致种群A、B的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种群中不同基因型的出现,体现了突变的不定向性及基因重组的多样性
D.种群A中
基因频率是25%,种群B中
个体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